从本周的港口情况来看,北港到货继续攀升,即使船期较多的情况下,港口库存持续累积。华南港口开启年前备货期,整体提货情况快于去年,且大麦高粱提货量增加,但同时也能看到港口库存持续累积,超过200万吨以上,不利于南方价格上行。

  如果从养殖利润来观察,12月处于猪价上行,养殖利润回升的阶段。而养殖情况的好转促进了原本年前出栏的养殖主体选择压栏提升利润水平,并弥补21年恶化的养殖情况。但随着养殖利润的逐渐向下,价格支撑走弱或在春节前后改变出栏决策,如果春节后猪价低迷,饲料需求或将同步受挫的风险。

  从深加工的角度来观察,华北深加工近期到货粮源以华北粮为主。元旦期间部分工厂上调价格带动到货量上升,但随着气温回调,农民年前变现迫切,整体到货量提升,价格进入震荡区间。进入传统备货季,工厂提货情况好转,开工水平也随之提升,竞争之下淀粉价格承压,在玉米价格震荡区间下,加工利润整体向下,华北利润降幅更快。随着利润水平走低,库消比上升,玉米库存也同步增加的状态下,若提货情况并不会进一步改善,则年后进入消费淡季,将不利于淀粉价格上行。

  从替代的角度来观察,上周最低价收购小麦竞价销售开拍,50.66万吨的小麦全部成交,平均成交溢价在120-150之间。本次拍卖限定渠道为面粉加工企业,临近春节,终端备货积极性增加,带动食品端消费增长。以当前华北收购价格来估算,小麦-玉米价差已经进入反替代区间,饲企对于玉米需求料增加,而小麦上行的价格对于玉米也有一定支撑作用。

  售粮进度上,东北整体销售进度虽受到主动或被动的因素销售偏缓,但整体已接近5成,预计春节前夕可完成6-7成的销售。华北地区进来寒潮过后气温有所回升,为避免粮质下降,叠加年前销售习惯,近日销售进度加快。不过随着南北港口和深加工库存逐步累加,后期销售进度或放缓,亦不利于年后销售。

  天气情况上,预计未来10天,北方农区大部多晴好天气,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设施农业生产;东北地区北部和西藏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1~3℃,且伴随多轮小雪,对粮食储存略有不利。冬小麦生长情况较适宜,建议北方冬麦区以防冻保苗为管理重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覆盖、增施农家肥等措施保温保墒,尤其加强晚弱苗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小结:

  如果从提货情况上来看,无论是北方港口的船期增加,还是南方港口提货改善,均揭示了下游市场在春节前需求的好转,仍可称为旺季。养殖利润好转或为备货积极的成因。

  但即使在如此积极的走货情况上,我们看到南北港口的库存仍处于累积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后期不断到港的货物会削弱下游提货的速度,也削弱了对价格的支撑。

  除此以外,深加工玉米库存的不断增加,也表明工厂的年前备货正逐步到位,而低迷的利润情况或迫使工厂降低开工,这意味着春节前的需求或将提早告一段落。

  如果气温进一步回升,销售进度进一步加快,则玉米的价格在年前或将进一步承压。

  而如果年后消费持续得不到改善,饲用需求的下行或进一步拖累玉米价格。使得第一季度看到低点测试。

  文章来源:CFC农产品研究